2025年2月5日,越南《年轻人报》刊登驻胡志明市总领事魏华祥专访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记者:总领事认为2025年哪些越南农产品在中国市场有较大潜力?
魏总领事:我认为首先是椰子。我本人和很多中国朋友都喜欢越南的椰子。椰子"浑身是宝",椰汁清甜、有益健康、安全卫生。据调查,中国对椰子的需求量非常大,鲜食椰子年需求量约达40亿颗。椰子作为许多饮料的原料,需求则更大。
根据2023年中国饮料行业报告,在40种饮料原料中,椰子是最常使用的原料之一。中国的40个知名饮料品牌中,有37个品牌推出了椰子相关产品。中国消费者喜欢新鲜椰汁和椰子原料产品,这促成了中国对椰子的巨大需求。越南椰子种类超过200种,许多品种的椰子味道都很好,希望有更多越南优质的椰子出口中国。
记者:2024年,越南榴莲对华出口增长高达30%。您认为2025年越南榴莲对华出口还能保持这样的增长吗?
魏总领事:2023年我休假回北京时,越南榴莲已经出现在北京的大型超市,其他中小城市还没有看到。2024年,不仅是北京的许多大市场和超市,我的家乡山东省的许多商场超市,甚至小型水果店里都有越南榴莲,这表明越南榴莲已经进入了中国的二三线市场。总体而言,越南蔬果等农产品出口中国增速非常快,年均增长率达30%。2023年,越南榴莲输华金额为23亿美元,2024年已接近35亿美元。按照这个增速和实际需求,中国对越南榴莲的进口有可能保持现有增速稳步增长,越南榴莲,包括冷冻榴莲对华出口额完全有可能在2025年达到50亿美元。
2024年,中越两国签署关于越南冷冻榴莲输华植物检疫和食品安全要求议定书。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冷冻榴莲是新产品,相较于新鲜榴莲附加值更高。因此,需要推动运输方式多样化以降低成本,满足中国消费者对榴莲日益增长的需求。
记者:中越边境口岸经常出现输华农产品拥堵现象,您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来改善这一情况?
魏总领事:口岸拥堵问题受到中越双方高度关注,中方此前多次回答过类似问题。双方应采取建设性措施,有效解决这个问题。通关需求量大和运输问题给边境口岸带来了压力,中越两国正在共同建设智慧口岸,推动口岸电子化、数字化转型,提高口岸服务效率。此外,货物如能通过海运、铁路、陆路等多种方式运输,将大大减轻陆路口岸通关压力,效率也会提高许多。
记者:一些农产品的价格不稳定,存在市场风险,您怎么看?
魏总领事:这是一个农产品价格和市场供求规律的问题。中国国内自产的大蒜、苹果等农产品也曾遇到类似问题。农产品供不应求时,价格相对较高,供应量大时,价格降低,甚至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况。种植什么作物是农民的选择,政府有责任向农民普及市场规律和动向,例如指导农民榴莲、新鲜槟榔等产品在年初、年中和年底的需求和价格,每种产品的价格规律等。同时,还需注意产品多元化以减少市场风险。例如椰子,可多样化加工、使用,冬季中国对鲜椰的需求相对较低,可考虑将椰肉做成糖果等制品,也很受中国市场欢迎。
记者:越南农产品要出口中国市场,是否要特别关注农药残留问题?
魏总领事:不仅是中国,欧洲、美国等许多市场都对食品安全都有很高要求,特别是对于进口农产品。因此,越南出口的农产品必须符合进口国的相关标准。
农产品生产过程需要标准化。例如,哪些农产品可以使用农药、什么时候使用农药、不能使用哪些农药等都需要标准化,这不仅关乎农产品出口质量和标准,对越南本国人民的身体健康也有重要影响。当然,除了农药残留、抗生素等,出口产品质量还与许多其他因素有关。例如,越南巴沙鱼颇受中国消费者喜爱。越南巴沙鱼养殖环境非常好,但还是会出现因感染细菌导致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情况。这个问题不在于产品本身质量和养殖环境,而在于管理、储存和运输环节不到位。因此,除了农药残留外,农产品生产和运输过程都要符合相关规定和标准,这样才能保证越南农产品的质量和声誉,维护越南农民和广大消费者利益。